首页/ yl34511永利新闻

本研齐发力 “ 赛教融合”再结硕果——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学子在第17届“大广赛”斩获国家级奖项9项、省部级奖项27项

2025年9月,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以下简称“传播学院”)学子再创历史佳绩,最终荣获国家奖9项、北京赛区奖项27项,集中体现了学院“艺科融合、赛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成效。

在全国赛区,参赛作品在多个赛道实现“多点开花”。由研究生王美静创作、丁宁指导的短视频《养元青——静待,生长》从全国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在营销创客网络直播赛道,由韩玉林、王天纯、王宇轩、黄金璨四位本科生组成的直播带货团队,在宋亚楠、杨升华指导下荣获二等奖;由苏昕颖、王美静、刘荟琳三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团队,在郭欣炜指导下创作的微短剧《雨悸》荣获二等奖;由白鹤翔、王子怿、刘爽、陈思维、陈美五位本科生组成的直播带货团队,在宋亚楠、齐彦丽指导下获得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学院“以赛促学、以创提能”的实践教学成果。                  

在全国赛区的微电影、文案、策划案等赛道,本科生常语珂团队创作、郭欣炜指导的微电影广告《秘药行动》获得三等奖;研究生刘荟琳创作、李晋指导的文案作品《时光刻度里的福彩》获得三等奖。本科生张芷晴团队的微电影广告《赋予每个人视觉表达的权利》、研究生高馨宁团队的策划案《洁净新次元,运动新净界》,以及研究生苏昕颖团队的策划案《NICE气场觉醒大作战》均获得全国优秀奖。

在北京赛区,同学们在生成式AI、策划案、视频、广播等多元赛道中同样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在AI生成类赛道,由研究生田田、沈永洁等创作的《假如我重生成了AI》《云创灵犀——大广赛文创周边设计》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在策划案赛道,研究生魏冰宇团队创作的主题策划案《常来福地,定格福气》获得一等奖;研究生彭靓团队、研究生苏昕颖团队、本科生张睿欣团队创作的《fenix的多重宇宙》《NICE气场觉醒大作战》《元青助力,不怕“秃”然袭击》获得二等奖;本科生张锦茹团队、研究生高馨宁团队创作的策划案《胃爱守护“损友搭子”》《洁净新次元,运动新“净”界》获得三等奖。在文案类赛道,研究生田田创作的长文案《取一颗“芯”,自由随风》《可画,让所想皆可成形》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本科生张锦茹的长文案《胃暖,心自在》获得三等奖。在视频类赛道,本科生韩格文创作的影视广告《换“套”选择》获得二等奖;本科生宋思齐、常语珂、王京宇等创作的微电影广告《藏在时光里的承诺》《秘药行动》《三九胃泰,爱情保“胃”》获得三等奖;本科生王心怡、陈煜瑾、田紫晶等创作的《破界创想,可画即达》《三福换装游戏:快来选择你的风格》等短视频广告获得三等奖。在广播类赛道,本科生周晓、研究生刘荟琳、本科生刘欣冉创作的《HBN--我与月光有个约定》《时光刻度里的福彩》《联通沃派-AI领航青春梦》获得三等奖。

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正式立项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白皮书》中的重要竞赛项目,是一项规模大、覆盖广、参与人数多、参赛水平高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也是我校认定的A2类学科竞赛。2025年第17届大广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赛区1897所高校报送的58万余组参赛作品,参赛师生超157万人次,被誉为“广告创意界的奥斯卡”。

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始终坚持“艺科融合、创教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构建“学-赛-创-用”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此次“大广赛”取得的突破性成绩,不仅是对学院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高度肯定,也为学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信心。未来,学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推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传播人才。

(供稿/图片: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 齐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