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媒探文化,书香漫溢品人生—— 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吃的哲学”主题读书观影会顺利举办
“以食为媒探文化,书香漫溢品人生”,为深入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人生智慧,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近日在小营校区一教316教室举办了以“吃的哲学”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分享会。本次读书观影分享会由程成老师主持,领读人分别为龚巧婷、周凡琪、郝嘉慧和王正阳四位同学,分享内容为书籍《鱼翅与花椒》《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和纪录片《鲜生史》。本次活动围绕饮食文化意义、经典书籍解读及美食纪录片赏析展开,带领参与者在烟火气中感受文化传承,在文字里体悟生活哲学。



读书观影会伊始,程老师点明食物的文化意义:中国人以食物传递敬意与情感,《山海经》的饮食记载、“吃啥补啥”的观念都印证饮食文化已融入民族基因;当下影视综艺常以食物为创作切口,且中国美食能打破跨文化壁垒,如某综艺中嘉宾在使馆制作西红柿炒蛋的场景,便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此次读书观影会围绕饮食文化、经典书籍与美食纪录片展开,带领参与者在烟火气与文字中品文化、悟哲学。
在读书观影会交流环节,四位主讲人依次解读:《老派少女购物路线》以“老太”“购物路线”为切入点,借三代女性的故事与“旧物经得起使用与思念”的温暖文字,引发对生活仪式感与家族传承的思考;《鱼翅与花椒》聚焦英国作者的川菜体验,从最初对皮蛋、食材处理方式的不适,到逐渐理解四川吃辣的成因与对“新鲜”的追求,展现美食推动的文化融合与自我重塑;《鲜生史》则以美食串联鲁迅、苏轼等文化大家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与方言配音还原名人生活,传递“认真吃饭”的生活哲学与挫折中保持乐观的人生智慧。
最后,程成老师为本次读书观影会作总结发言。她提到,食物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还是人和自己交流的媒介;我们通过食物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递情感,同时享受自己的食物情境。她告诉我们,无论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好好吃饭;心情好时,要奖励自己一顿美食;心情不好时,更要吃一顿火锅,相信美食会带给我们“力量”。

文字:赵月 照片:王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