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举办“当女性书写女性”主题读书观影会
“文字映照现实,影像启迪思考”,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近日在文理楼C座401教室举办“当女性书写女性”为主题的读书观影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宋亚楠老师主持,领读人分别为郭玉琦、沈永洁、李天一、李爽、秦亚澎五位研究生同学,针对导演邵艺辉的电影《好东西》和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的书籍《快乐上等:女性怎样自在地活》展开深入探讨与分享。24级、2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在校研究生3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读书会伊始,宋亚楠老师从“当女性书写女性”主题的来源切入,指出女性主义研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宋亚楠老师强调,性别研究不仅是学术议题,更关乎每个人对平等与自由的自觉思考。在读书观影交流环节,五位领读同学分享了对书籍与电影的心得体会。郭玉琦聚焦女性面临的困境,结合现实案例探讨女性如何在职场与家庭中突破结构性限制,实现自我价值。沈永洁则从女性、生理、婚姻、事业、生育五个主题,对比分析了上野千鹤子与汤山玲子观点的异同,指出女性主义并非追求统一的生存模板,而是尊重个体选择、支持多元自由的生活可能。李天一提出影片通过塑造鲜活立体的女性形象与解构传统母亲角色,试图探索男女之间更平等的合作方式。李爽基于新闻与传播学的视角指出,电影《好东西》的成功不仅源于艺术创作,更在于精准把握媒介传播规律、社会议题共振与受众心理需求。秦亚澎认为这部电影引导观众从被网络评价和拟态关系裹挟的日常中抽离,回归现实,关注身边的人与生活,反思女性如何在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中寻找真实的价值认同。






最后,宋亚楠老师为本次读书观影分享会作总结发言。她指出,了解女性主义,追求真正意义的“平权”。真正的平等不在于颠覆或对立,而在于看见差异、尊重选择、共建包容的社会环境。她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性别议题的关注与反思,在学术与生活中践行平等自主的价值观。本次读书观影会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现实社会结构的批判性思考,为学院营造了开放、思辨的学术交流氛围。
文字:传播学院 张莹 图片:传播学院 唐恬